黃金成為央行最愛的避險資產 專家也看好白銀
(2025/06/25 09:00:18) |
MoneyDJ新聞 2025-06-25 08:59:32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OMFIF的《全球公共投資者調查》自2014年起持續追蹤央行儲備管理人的投資策略。今年共有75家央行參與了調查,結果顯示官方儲備多元化的興趣正在增長。在各國央行試圖擺脫對美元依賴的背景下,對黃金的需求與日俱增。調查顯示,16%的受訪者減少了對美元的持倉,高於2024年報告中的11%。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是唯一一種被央行計劃減少持倉的貨幣。雖然黃金仍是今年首選的多元化資產,但調查顯示對歐元和人民幣的需求也在上升。報告指出,去年美元仍是央行最青睞的貨幣,但情況正在改變。調查顯示,央行購買黃金的首要原因是多元化,其次是作為對地緣政治風險的對沖,第三是對抗通膨。 報告指出:「這可歸因於對美國政治環境的擔憂,70%的受訪者表示此為其關切焦點,高於去年的31%,此外還包括地緣政治和美國的財政風險。這種謹慎態度也延伸至全球公共基金——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美國市場的卓越表現將告一段落。」 報告表示:「儘管投資黃金的首要動機仍是組合多元化,但地緣政治的影響力正在增加。45%的受訪者提及這一因素,高於2024年的40%和2023年的35%。在被問及其主要地緣政治關切來源時,高達96%的央行選擇了關稅與貿易保護主義。這並非短期考量——超過80%的儲備管理人將地緣政治列為未來投資決策的前三大因素,高於通膨、實際利率和科技變革。」 雖然對美元的需求下降,但其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仍未動搖。調查指出,超過80%的央行表示美元仍具備安全性與流動性,且絕大多數預期其在未來十年仍將佔據全球儲備超過50%的比重。報告指出:「因此,央行預期的是逐步的貨幣多元化,而非快速的去美元化。」 調查也顯示黃金當前的高價位並未成為增加官方儲備的障礙。調查顯示,90%的受訪央行仍看多黃金。「絕大多數央行與公共基金受訪者預期黃金價格在未來一年將維持在每盎司3,000美元以上,其中超過20%預期將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分析師預期,今年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將再增加1,000公噸,這將是連續第四年創下高增持紀錄。 惠頓貴金屬(Wheaton Precious Metals)執行長蘭迪·斯莫伍德(Randy Smallwood)看好白銀走勢,稱「白銀仍有上漲空間,我們應該會在今年底前看到每盎司40美元的價位。」斯莫伍德指出,投資者需求回升是推升白銀的下一階段動力。「我們開始看到白銀ETF有資金流入,這就是我看多白銀的原因。」 根據白銀協會(Silver Institute)的預測,2025年全球白銀需求將創下新高,主要受光伏和電子產業的工業用途推動,加上珠寶與銀器的需求回升。同時,供應依然受限,礦產產量預計今年將下降2%,該協會指出,這將是銀市連續第五年出現供需缺口。 對於黃金,斯莫伍德表示:「黃金是不受到政治影響的商品。這種對一個不受政治左右、穩定且安全的價值儲藏工具的渴望,會永遠支撐黃金。」斯莫伍德警告,真正的風險不是地緣政治,而是貨幣體系本身。「戰爭會來也會走,但我看好黃金的真正原因是美元本身的脆弱性。」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